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7日电 题:“地下运河”坎儿井何以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
——专访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刚
作者 孙亭文 马晓东
在中国集中于新疆的坎儿井,为何能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列成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作为丝绸之路上少数还在延续利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千年坎儿井里流淌的天山雪水至今仍养育着这片沃土。
地处干旱区的坎儿井何以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坎儿井的出现对世界水利发展史有何意义?新疆坎儿井的现状如何?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刚,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什么是坎儿井?它为何多出现在荒漠干旱地区?
李刚:坎儿井是一项古老的水利设施,是人工开凿的地下暗河,可把高山的雪水融化后渗入地下的水流引到地面上来,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又被称为“地下运河”。
坎儿井的流水。受访者供图
林则徐途经吐鲁番时,曾这样记述坎儿井:“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坎儿井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在吐鲁番,从需要用水的村庄逆向往天山高处挖暗渠,为了方便施工,每隔20至50米,需要挖一个向下的竖井,为挖掘暗渠运输泥土、通风供氧。当暗渠不断接近山体时,就可连通地下水暗流,形成一个引水通道,大量渗入戈壁的天山冰雪融水就通过暗渠,流向村庄,到达村庄以后再通过明渠接入蓄水池,供灌溉和生活使用。
游客参观坎儿井暗渠。刘新 摄
坎儿井多出现在荒漠干旱区,比如中亚、中东和北非,欧洲也发现了坎儿井遗迹。荒漠干旱区的降雨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如吐鲁番年均降水量16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条件下极其不利农业发展,但高山上有丰富的雪水融化入地,地形又有盆地。人们为了种植农作物及生存,就开凿坎儿井,从北部的博格达峰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引来水流,灌溉农田,让原本应是荒漠的地方形成了绿洲。人们因此常把坎儿井誉为“生命之泉”。
坎儿井明渠。张富 摄
中新社记者:坎儿井为何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
李刚:坎儿井的出现使干旱的荒漠出现了生机,同时也为动植物创造了生存生长环境,为人们生活的绿洲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汇地,处在四大文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古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绿洲之一。吐鲁番历史上至少使用过18种古文字、25种语言,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汇点。
正是由于坎儿井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将冰雪融水,从高山之地运送到吐哈盆地里灌溉绿洲,荒漠戈壁之上才有了载歌载舞的生活,才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吐鲁番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枢纽。
正是因为坎儿井和绿洲的原因,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商贾、学者、探险家、传教士、僧侣等东来西往,频繁经行、驻留此处。他们既将灿烂的华夏文明传往西方,也将不同国度的宗教、科技、文化传入中国,留下了大量生动记述和传奇故事。比如在吐鲁番出土了大量的汉文文书,也出土了粟特文书和梵文文书,甚至有些是汉文和梵文混写的文书,这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融合。
因此,坎儿井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非常合适。也进一步阐明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荒漠干旱地区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
坎儿井蓄水池。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学界主要存在哪些观点?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坎儿井,那么它在世界水利工程对话中又扮演何种角色?
李刚: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目前学界有三种看法。
清末学者陶保廉(又作“陶葆廉”)首倡新疆坎儿井源于汉代关中井渠。王国维在《西域井渠考》中明确提出,坎儿井源于汉代关中井渠法,黄文弼也支持王国维的说法。
另有“波斯传入说”的拥趸。该看法兴起于20世纪初,与西方探险家考察新疆活动密切相关。1906年,美国人埃尔斯沃思·亨廷顿提出吐鲁番坎儿井大约是在1780年从波斯或特兰斯卡斯皮亚引入。部分国内学者如张之毅、黄盛璋等也持类似看法。
由国内学者提出的“新疆各族人民所创”之说认为,坎儿井的产生是新疆内部发展变化的结果。柳洪亮认为,吐鲁番坎儿井产生于1782年之后,迟至1807年已完全取得成功。张席儒强调,新疆坎儿井是在综合条件下形成的,坎儿井一词可能由新疆传入波斯。
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根据当地有关部门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的坎儿井碳十四测年取样分析结论来看,吐鲁番的坎儿井最早大致在明代中期左右。新疆坎儿井研究会2006年宣布,在对吐鲁番坎儿井进行普查时,发现一条相对比较古老的坎儿井,该井位于伯什哈千佛洞附近。
目前,世界各地对坎儿井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如阿拉伯语称其为Qanat,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被称作Fugara,在北非地区则被称为Foggara。在新疆维吾尔语中坎儿井被称为Kariz,与波斯语的发音相近。
此外,在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也发现了坎儿井的遗迹。可见,坎儿井在世界各地都是一种相对稳定有效的灌溉系统。坎儿井的存在,帮助人类在一片片的绿洲中抵御风沙,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生活环境,同时对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亦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意义除了体现在吐鲁番外,另外一个较为知名的就是伊朗喀山。吐鲁番坎儿井的开凿工艺跟喀山坎儿井大体相同,且都是将坎儿井运用于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与其所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都发生着紧密联系,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新社记者:为何坎儿井被称为“活的文化遗产”,吐鲁番的坎儿井现状如何?
李刚: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之农田机井增加过快,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不少坎儿井干涸甚至消失。进入21世纪,随着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坎儿井又重新得到重视和保护。
为让这一古老的水利设施恢复生机,2009年起,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对新疆的200多条坎儿井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固,加固竖井1.9万个,掏捞清淤明渠、暗渠近900公里。其中,吐鲁番抢救性保护加固坎儿井165条,加固竖井1.4万个,掏捞清淤明渠、暗渠近700公里。已加固维修的坎儿井出水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极大地延缓了坎儿井的消亡。
施工人员在新疆吐鲁番的一条坎儿井里进行暗渠加固。受访者供图
在今天的吐鲁番茫茫戈壁上,还能看见一串接一串的蜂窝状土堆。每个土堆不过一人高,土堆实际上就是一个竖井口,下面流淌着高山融水,经暗渠、明渠等流向村庄、农田,浇灌着葡萄、西甜瓜、番茄、辣椒等农作物,滋润着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使用坎儿井进行农业生产。
空中俯瞰吐鲁番戈壁滩上的坎儿井竖井景观。蔡增乐 摄
此外,坎儿井在吐鲁番还是热门景区,海内外的游客感受完火焰山的炙热后,一般都会到坎儿井里,去感受天山雪水带来的清凉与惬意。(完)
游客捧起坎儿井的水品尝。刘新 摄
受访者简介:
李刚,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新疆大学博士后,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中国古文字协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会员,新疆文献研究中心会员,长期从事回鹘文献的研究与整理以及坎儿井的保护研究相关工作,主持国家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参编学术著作3本,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